Workflow
时隔十年再度召开,城市工作会议背后有哪些深意?(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2025-07-16 12:53

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观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目标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增"创新、美丽、文明"目标,突出人民性 [3] - 象征外延式扩张和土地财政依赖的城镇化模式结束,转向高质量发展 [1] - 首要任务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本质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4] 城市工作会议深意 - 时隔十年再召开,旨在通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释放农村转移人口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向消费转型 [4] - 部署7项重点任务,核心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城市群/都市圈,而非传统城中村改造 [4] - 未来城镇化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人口向优质公共服务区域集聚趋势明显 [5] 新型城镇化具体举措 - 国务院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四大行动,首要任务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改革户籍和公共服务制度 [5] - 城市更新纳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补齐民生短板,利用存量资源 [5] - 建立与市民化挂钩的转移支付、用地指标等机制,常住地提供公共服务解绑户籍限制 [7]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成本 - 1.32亿城镇农民工市民化静态成本约6-7万亿元(按5万元/人计算) [8] - 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解绑可释放消费潜力,过去挂钩制度抑制了非户籍人口消费和社保缴纳意愿 [7] 城市更新投资增量方向 - 首次提出"创新城市"概念,超大城市将增强科技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疏解非核心产业 [9][10] - 韧性城市方面,未来五年需改造60万公里地下管网,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2024年已安排2900亿元特别国债 [10] - 限制超高层建筑,加强公共安全防控 [11] 城市群发展模式 - 发展"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避免人口过度集中,培育次中心城市 [6] - 通过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缩小都市圈内部差距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