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京东和阿里累计投入800亿补贴外卖市场,美团被迫参战[4] - 美团连续两个周六创下单量新高,达1.2亿和1.5亿单[4] - 即时零售市场总量从年初日均1亿单增至2.5亿单,但绝大部分是泡沫[14] - 宿迁成为补贴战最激烈地区,单量规模涨了4倍[30] 美团应对策略 - 采用到店自取模式降低成本,该模式占香港外卖市场三分之一[15] - 通过系统能力精准发放补贴券,相比对手大水漫灌式补贴更高效[17][18] - 实际投入远低于阿里推测的8亿元,用更少资源维持竞争[12] - 目标是保持70%以上的有价值订单份额,而非单纯追求单量[45] 行业竞争分析 - 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美团运营利润率仅3-4%[51] - 竞争对手累计亏损超1500亿,阿里再投500亿如同赌徒心理[13] - 订单数与有价值的GTV是两回事,低价单无法带来实际增长[14] - 补贴战扭曲市场价格,堂食18元的面在外卖仅售6元[31] 商业模式本质 - 每单利润仅1元多,需要平衡商户、骑手、平台、用户四方利益[51] - 配送成本每单近7元,消费者实付1元,其余由平台和商户分担[58] - 商户感知的20%抽佣实际包含技术服务费(8%)和配送服务费[57] - 行业去年总计300亿利润,利润率排互联网行业倒数[71] 即时零售未来 - 即时零售本质是供应链改造项目,而非简单的生活方式[79] - 目标是缩短FMCG商品从研发到终端的时间,从数月缩短至一周[80] - 预计三年后闪电仓达10万个,每个仓几百单,市场规模约万亿[79] - 即时零售仅占社零2%,相比电商20万亿市场仍很小[79] 公司管理反思 - 过去对外沟通太少,导致公众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56] - 需要增强整体沟通能力,向政府、公众等各方讲清复杂业务模型[57] - 大公司要接受自身规模,找到擅长领域而非追求小公司敏捷[93][94] - 零售业的创新在于日常微小改进,而非颠覆性突破[78]
独家对话美团王莆中:我们不想卷,但不能不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