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罗翔教授的《刑法学讲义》及典型案例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法律的平衡艺术,强调人性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存在大量灰色地带 [14][16][20] - 法律在刚性之外具有柔软性,需结合具体情境和人性考量进行判断 [49][50] - 个体应保持谦卑、警惕偏见,并在复杂现实中坚守道德底线 [57][79][111] 典型案例分析 崔英杰案 - 2006年退伍军人崔英杰因城管执法冲突刺死副队长李志强,最终被判死缓 [21][22][27][32] - 辩护律师强调崔英杰因生计所迫且无前科,引发公众共情 [30][31] - 案件体现法律对弱势群体处境的考量 [32][33] 陆勇案(《我不是药神》原型) - 陆勇因白血病购买印度仿制药并转售,被控销售假药罪 [34][35][45] - 仿制药价格从23500元/盒降至200元/盒,惠及大量患者 [36][41][43] - 舆论压力下检察院撤诉,反映法律对求生动机的包容 [46][47][48] 美国电梯强奸案 - 15岁少年在电梯内与49岁女子发生关系,女子因力量悬殊无法反抗被判强奸 [58][61][74][75] - 舆论最初偏向少年,凸显公众对性别与权力关系的认知偏差 [64][65][68] - 法律需从受害者视角界定"不能反抗"的情形 [74] 日本入室抢劫案 - 劫匪之一因同情贫困母亲放弃抢劫,但仍因未阻止同伙被判有罪 [92][97][102][103] - 案例说明法律对共同犯罪责任的严格界定 [103] 云南ATM机事件 - 三名女生面对ATM机异常吐钱4900元主动报警,避免构成盗窃罪(立案标准3000元) [106][107][110] - 体现道德底线对个人法律风险的关键作用 [109][111] 人性与法律启示 - 人性兼具善恶,需避免简单二元判断 [51][53][54] - 谦卑是破除偏见的核心,需警惕自我认知的局限性 [82][83][84][85] - 在复杂现实中应坚守良知,避免被欲望或环境扭曲行为 [116][117][122]
当你看过人性的复杂,就不会轻言善恶
洞见·2025-07-16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