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epSeek式的AI味,越来越让人受不了了
36氪·2025-07-16 21:37

AI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 算法驱动时代下,语言成为人与机器之间的共鸣器,词汇趋于标准化,语气更中性,情绪表达被规整[4] - 出现"AI味"现象,即语言风格过于整洁流畅,带有明显AI生成特征[5][6] - 人类开始质疑创作真实性,面临如何定义人类表达界限的深层问题[7] AI工具的语言风格特征 - DeepSeek形成赛博浪漫散文风格,高频使用拓扑、克莱因瓶、量子纠缠等特定词汇组合[10][13] - ChatGPT偏好结构完整、语气温和的表述,常用"探索""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等引导性短语[14] - 英文环境中"pracise""tapestry"等ChatGPT偏爱词汇使用频率上升51%,而"bolster"等词使用率下降[21] AI语言渗透的实证研究 - 德国研究发现学术视频中"meticulous""delve"等词汇使用率比三年前增长51%[21] - 康奈尔大学实验显示,当沟通方怀疑对方使用AI时,AI生成内容会产生反效果[25] - 语言标准化导致人类失去口误、俚语等真实人性表达信号[26] AI语言偏好的形成机制 - ChatGPT对"delve"等词汇的偏爱可能源于非洲人工标注员的语言习惯,该词在尼日利亚商务英语中常用[33][38] - 大模型训练依赖廉价地区劳动力,非洲外包人员无意中塑造了AI英语特征[36][37] - 语言模型通过监督学习微调时,人工标注员的评估标准会影响最终输出风格[35] 社会对AI语言的反应 - 社交媒体出现抵制"一眼DeepSeek"文案的呼声,批评其无病呻吟、缺乏人味[13] - 职场中出现"AI警察"现象,员工原创内容因含AI常见意象被误判为机器生成[14][15] - 部分创作者发现自身写作已不自觉带有AI特征,产生身份认同焦虑[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