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额度发放与市场反应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向82家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批准额度达1708.69亿美元,覆盖191家机构 [1] - 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广发等22家机构各获5000万美元,华夏、南方等12家各获4000万美元,证券基金类机构累计额度占比55%达942.9亿美元 [6][7] - 额度下发后多家基金公司上调QDII产品限购金额,如易方达旗下多只指数基金人民币份额限购从100元上调至1000-2000元,华宝油气等产品限购金额从2000元提升至1万元 [8] QDII制度发展阶段 - 2006-2008年试点期:初期额度有限,2007年首发产品募集规模超300亿元,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净值腰斩,监管收紧审批 [2] - 2009-2014年优化期:投资范围扩展至债券、REITs,2012年推出首只跨境ETF纳指ETF(159941)采用T+0机制 [3] - 2015年后扩容期:额度从900亿美元阶梯式增长至2025年1700亿美元,覆盖30余个市场,证券类机构占比超60% [4] 产品创新与配置策略 - 2025年新获批永赢恒生消费指数基金和西部利得恒生科技指数基金首次聚焦港股细分赛道,分别覆盖国潮消费和AI产业链 [9] - 广发全球精选QDII等产品实现多国市场配置,美股仓位60.98%同时增配欧洲资产,通过区域分散提升抗风险能力 [9] - 部分QDII基金推出美元/港元份额,如广发纳指100ETF联接美元份额限购200美元/日,高于人民币份额的300元/日限制 [4] 市场需求与政策背景 - 当前676只QDII基金中超50%存在限购,194只限购1万元以内,96只限购1000元以内,35只暂停认购,显示需求未充分满足 [15] - 监管优先分配额度给二级市场溢价过高基金,导致部分产品需求难以及时满足,投资者对港股、美股配置热情持续高涨 [15][16] - 政策层面呼应2025陆家嘴论坛表态,通过额度发放落实跨境投资开放导向,外汇市场平稳环境为发放提供条件 [10][11][13] 跨境投资渠道比较 - 除QDII外,北向互认基金允许内地投资者直接认购香港市场基金,跨境理财通聚焦大湾区居民投资港澳理财产品 [17] - 三类渠道形成互补:QDII覆盖全球市场,北向互认专注香港优质基金,跨境理财通侧重区域试点与风险可控性 [17] 全球化配置价值 - 晨星研究显示2004-2024年间,沪深300+标普500/MSCI全球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显著优于单一市场配置 [18][19] - 发达市场与中国股市低相关性长期存在,多元化配置可降低组合波动,2017年后多市场组合夏普比率明显提升 [18][19]
QDII 额度"上新",基金公司集体松绑限购!从美股到港股,这波跨境投资窗口怎么抓?
Morningstar晨星·2025-07-16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