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挑战日本圣域“轻”(下)
日经中文网·2025-07-17 11:31

商用车业务拓展 - 公司早在2015年通过EV巴士进入商用车领域,截至2024年累计销量超过350辆,位居日本市场份额首位[1][3] - 计划2026年进入日本卡车市场,重点布局轻型EV卡车(Micro Small规格),并强调价格和性能优势[4][5] - 2024年1-5月商用车全球销量同比猛增6倍至27,726辆,增速远超乘用车[5] - 正在日本强化售后服务体系,计划扩展目前仅6个的服务网点,完善EV专用道路救援[5] 日本市场战略 - 将日本视为关键战略市场,认为在汽车厂商云集的日本取得成绩对全球认可至关重要[6] - 选择人口减少的日本市场进攻,部分原因是中国市场过度竞争导致国内增长放缓[5] - 乘用车侧重轻型车布局,商用车侧重卡车,计划2026年推出轻型乘用车[4][5] - 日本车企EV车型不足20款,公司认为存在份额夺取机会[7] 技术积累与竞争优势 - 2005年成立日本法人,2010年收购荻原模具公司吸收日本技术[3] - 在日本轻型车领域的经验可应用于欧洲小型车市场,应对潜在规格变化[6] - 日本二手轻型车在新兴国家受欢迎,未来可能将轻型EV推广至其他市场[7] - 面临日本车企全固态电池研发竞争,该技术可提升安全性和续航[8] 中国市场与全球布局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5月将小型EV"海鸥"降价20%至55,800元[5] - 5月销量382,476辆,同比增长15%,但增速较2024年3月的20%以上有所放缓[6] - 正削减中国工厂产能(如停止部分夜班生产),转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长[6] - 目前海外认知度较高的市场仅巴西、泰国等有限地区[6] 行业竞争态势 - 日本车企联合开发轻型商用EV(铃木/丰田/大发计划2025年上市)[7] - 本田2024年10月推出首款轻型EV"N-VAN e:",预计2024-2025年销量4,442辆[8] - 安全性能是日本客户关键需求,也是本土车企对抗公司价格优势的主要着力点[7] - 若公司在日本("进口车墓地")成功,趋势可能扩展至全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