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头鏖战即时零售,该用“卷”尺衡量吗
经济观察报·2025-07-17 21:59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分析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达1.5亿单 京东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500万单 行业日订单总量约2.5亿单 [2] - 闪购模式带来超1亿单市场增量 中国外卖市场日订单量从1亿单(美团8000万+饿了么2000万)跃升至2.5亿单 [5] - 平台补贴策略从"卷商家"转向"补用户+补商家" 避免将成本转嫁给商家 [4] 商业模式创新 - 闪购重构"人-货-场"逻辑:实现"即需即买即得" 商品仓配转向"本地化供给+全国仓调配" 场景拓展至"即时服务+多重体验" [5] - 平台战略定位超越传统外卖/零售 向"全场景消费生态"和"超级消费入口"升级 [6] - 服务类消费频次提升空间显著 奶茶/烧烤等高频场景带动几何级需求增长 [8][9] 宏观经济影响 - 闪购补贴战发挥类消费券作用 通过供给侧让利+需求侧放量撬动消费增量 [7][9] - 服务类消费成为提振内需新抓手 相比实物消费(如3C/汽车)具有更高需求弹性 [7][8] - 行业竞争本质是增量创造而非存量争夺 新模式带来1亿单新增市场需求 [5] 竞争格局观察 - 低价策略被重新定义:补贴属于培育用户习惯的必要投入 与无序价格战有本质区别 [3]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形成三足鼎立 合计占据2.5亿单日订单市场 [2] - 平台需平衡补贴扩张与技术投入 避免长期利润空间受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