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腰斩”又“腰斩”之后,这家A股公司准备做这事!
IPO日报·2025-07-17 19:5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首家掌握锂离子电池隔膜干法单向拉伸技术的企业,2024年干法隔膜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3] - 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二,市场份额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14.4%[3] - 客户覆盖LG新能源、三星SDI、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电池厂商[3] - 2016年12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21.65元/股,募资净额6.042亿元[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8.67亿元→29.82亿元→35.06亿元),但净利润连续下滑(7.48亿元→5.94亿元→3.71亿元),2024年净利润较2022年减少50%[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4%至8.81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2.46%至0.51亿元[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45.57%→2024年29.09%→2025Q1 25.53%,较2022年下降20.04个百分点[4] - 应收款项从2022年12.7亿元增至2024年20.2亿元,经营现金流承压[5]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1年9月历史高点45元下跌逾60%,截至7月16日创业板市值164亿元[4][6] - 已通过A股首发(6.5亿元)、定增(43.6亿元)、可转债及瑞士GDR(8.5亿元)累计融资超73亿元[8][9] 港股IPO计划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马来西亚/美国生产基地建设、新加坡研发中心建设、固态电池及新型隔膜研发、偿还瑞典贷款、产业链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9] - 实控人陈秀峰夫妇合计持股12.72%,陈秀峰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