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系”具身智能大模型创企,完成新一轮亿级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7-18 01:56

小雨智造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由滴滴领投、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3] - 累计完成4轮融资,包括2023年3月/6月种子轮/天使轮(小米集团、雅瑞资本等参与)、2024年11月A轮(北京国管和科大讯飞联合投资)[5] - 融资前股权结构显示北京国管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9.8684%),小米集团持股0.7849%[5] - 滴滴成为继华为、腾讯、京东后2025年第四家入局具身智能领域的科技大厂[6] 公司背景与团队 - 成立于2023年1月,专注工业领域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开发"一脑多形"具身智能解决方案[10] - 创始人乔忠良为小米初创成员,主导MIUI 9-12开发;联创王文林曾任小米软件系统平台部总经理,主导"小米大脑"研发[11] - 核心团队来自小米、华为、微软等企业,具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研发背景[11] 产品与技术 - 研发"Xiaoyu Brain"通用机器人大脑,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能力,提升工业任务执行效率[14] - 自主机器人大模型解决方案覆盖智能感知决策、高精度运控、动态实时闭环控制等模块[15] - 滴滴加入将强化大模型训练能力,提升"一脑多形"智能化水平[16] 商业化进展 - 与唐山松下合作开发智能焊接机器人,已获某重工企业100台订单[17] - 与重型机械、建筑结构领域龙头达成合作,覆盖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场景,锁定10家"灯塔客户"[18] - 某国家级车企集团即将展开深度合作[1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谷歌、OpenAI等国际大厂转向本体制造,国内蚂蚁、京东等跟进,美团领投多家企业(如自变量机器人数亿元A轮)[7] - 全球具身智能企业超200家,国内多同时涉及大模型与本体(如千寻智能),国外专注大模型企业更受资本青睐(如Physical Intelligence)[19] - 软件算法成为商业化关键壁垒,资本从投本体转向投具身智能大模型[20] - 软硬件一体全栈路线受推崇,智元机器人认为需同步迭代才能长期竞争[21] 行业延伸动态 - 小米系其他创业案例:阿米奥机器人(刘方创立)完成两轮融资,灵足时代科技(王勃等创立)获数千万天使轮[13]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商业化进展领先,小米CyberOne(铁大)已淡出公众视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