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 -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推动地区间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重要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举措 [3] - 健全该机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通过经济补偿平衡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利益,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4] - 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为重点推进机制建设,可打造生态共同体,实现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 [4][5] - 机制建设为全球跨界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我国作为国际大江大河发源地,通过制度性公共产品输出治理经验 [5]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 - 全国已有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江苏、福建等省实现省内重点流域全覆盖 [6] - 新安江、潮白河等流域水质多年稳定达Ⅱ类,黄山市形成以旅游、精致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 [7] -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法规出台,补偿标准与方式持续完善,形成多层级共治格局 [6] 机制建设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穿工作全过程 [8] - 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满足群众优美生态需求 [9] - 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打破条块分割治理模式,推动跨区域协同 [9] -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手段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0] 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意见》,明确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补偿机制,2035年实现重点流域全覆盖 [11][12] - 中央财政对机制运行高效省份给予资金奖励,2027年目标为省内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基本全覆盖 [13] - 拓展补偿形式:缺水地区纳入水量考核,稳定地区增加水生态指标;推动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转型 [14] - 强化基础研究:开展流域生态技术研究,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科研成果交流 [14]
蓝佛安最新署名文章
中国基金报·2025-07-18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