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研究|日本基金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07-18 17:51

日本公募基金市场结构演变 - 2010年前日本主动型基金占主导地位,2010年后央行入市推动ETF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末ETF市场规模仅2.6万亿日元占公募股票型基金5%,2024年末达89.4万亿日元占比38.8% [1] - 剔除央行持有部分后,2024年ETF实际占比仅9.8%,机构和个人持有的ETF规模为15.4万亿日元 [4] - 主动型基金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末规模占比58.1%,2013-2024年复合增速5.3% [5] - 指数型基金占比从2013年8.3%升至2024年32.1%,疫情期间增速显著加快 [4] 主动型基金市场问题 - 外资主导现象显著:规模前50主动基金中外资管理20只,规模占比27.7%,前十名中外资占七席规模占比20.3% [8][9] - 委外管理比例高:日本资管公司发行的外股基金89%使用外部委托投资 [9] - 日股产品边缘化:前50主动基金中仅6只主要投资日股,规模2.8万亿日元 [9] - 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七家大型资管公司2024财年AUM增30.2%但净利润仅增19.8% [10] 主动型基金发展潜力 - 新兴市场表现优异:中国A股主动基金7年跑赢沪深300,印度市场超额回报显著 [11][12] - 独立资管机构表现突出:夏普比率超越行业平均,产品透明度更高 [15][17][20] - 金融集团下属资管受销售渠道制约,产品收益率表现较弱 [18][19] - 另类投资成为新方向:日美资管机构通过扩充另类投资增加超额收益 [3] 中日基金收费结构对比 - 中国销售渠道费用占比高:混合型基金销售机构获利占比达1.775% [22] - 日本费用结构更简化:82%基金不收赎回费,管理费平均0.93%由三方分成 [23][24] - 日本销售模式鼓励长期持有:管理费分成机制使销售机构倾向推荐长期产品 [23] - 中国申购费较高:主动型基金平均2.04% vs 日本线上渠道多数免申购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