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平安: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险资“耐心资本”布局新能源
经济观察报·2025-07-18 20:44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与中广核风电签约汕尾甲子、惠州港口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保险资金首次直接股权投资海上风电项目,底层资产合计装机容量1.9GW [1][2] - 险资作为"耐心资本"与新能源电站属性高度契合,可助力央国企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2][8][9] - 新能源行业预计"十五五"内总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但央国企受资产负债率红线约束,地方能源集团受地方政府债务影响 [6] 项目背景 - 中国平安以37.26亿元中标投资中广核汕尾新能源和中广核新能源(惠州)部分股权,底层资产为粤东及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2] - 平安人寿直接投资,平安信托提供咨询服务,项目投运后运行稳定且预期收益良好 [2][3] 险资与新能源行业匹配性 - 新能源电站六大属性契合险资:市场体量大、投资久期长、收益稳定、管理成熟、合规风险低、符合ESG战略 [9] - 险资投资新能源可化解利差损风险,IFRS9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可平抑利润表波动,生息类资产满足负债端现金流需求 [10][11] 行业现状与投资逻辑 - 2025年末"五大六小"电力央企风光新能源装机预计近1000GW(占比超50%),地方能源集团装机超300GW(占比20%) [7] - 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需关注区域灵活性资源(如广东火电装机占比60%)及电改政策(如136号文要求新能源项目全面入市) [12][13] 投资建议与挑战 - 建议险资构建电力供需、电改、技术革新等领域的"认知护城河",中小险企可通过委外或与行业龙头合作 [14][15] - 主要堵点为回报要求偏高(受PE类投资惯性影响)及合规标准分歧,建议调整估值参数假设并灵活处理非核心合规问题 [16] 政策环境 - 政府鼓励险资投资新质生产力领域,但"偿二代二期"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建议降低相关风险权重及简化基金设立流程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