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大战2025:战报可能会骗人,但战线不会
虎嗅APP·2025-07-18 22:12

即时零售外卖大战分析 核心观点 - 当前即时零售外卖大战的表象大于实质,决定胜负的关键并非补贴规模,而是履约能力和本地供给网络等基础设施能力 [3][6] - 美团凭借成熟的履约体系和供给网络,在补贴大战中投入产出比最高,单量增长绝对值显著领先淘宝闪购和京东 [9][10] - 外卖本质是本地化非标品交易,电商平台的流量思维和补贴逻辑在该领域存在认知误区,难以转化为长期市场份额 [17][19] - 无休止的补贴竞赛可能扭曲市场信号,透支行业健康,竞争终点应是即时零售生态的良性发展 [28][29] 订单数据与平台表现 - 京东外卖上月单量突破2500万单,但近期未更新数据,目前规模与头部玩家差距明显 [8][9] - 淘宝闪购+饿了么双平台7月5日单量达8000万,7月12日再次突破8000万,但增速趋缓 [9] - 美团单量从去年峰值9000万跃升至今年7月12日的1.5亿,增长绝对值远超竞品 [9] - 美团补贴ROI最高,99%订单履约成功,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优于同行及自身前期表现 [10][14] 履约与供给能力差异 - 京东受限于后发劣势,基础配套体系需长周期建设,资本体量存疑 [14] - 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资源,但历史规模仅为美团1/3,增长空间受限 [14] - 美团商家端APP月活规模远高于竞品,履约网络稳定支撑1.5亿峰值单量 [14] - 美团本地供给和履约网络护城河持续加深,后端能力撬动杠杆效应显著 [15] 行业认知误区 - 电商平台试图通过补贴换流量、塑造社会认同的逻辑在外卖市场失效 [17][18] - 餐饮需求恒定且供给无法提前备货,峰值单量易导致产能无效溢出 [19] - 美团被动卷入补贴战是为展示能力,但强调订单攀比无实质意义 [20][22] - 补贴吸引的"价格猎手"难以转化为高价值用户,真实需求增长有限 [27] 补贴悖论与行业健康 - 电商平台希望通过外卖带动零售流量的诉求难以通过补贴实现 [25][26] - 即时配送体系建设应聚焦供给完善和用户体验,而非单纯刺激需求 [27]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保持9000万以上,餐食类份额70%,增长更符合自然规律 [27] - 强补贴竞赛可能造成资本浪费、供给失衡和体验崩塌,需回归良性竞争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