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行情还没结束!华福证券陈铁林:国内将催生数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药企
券商中国·2025-07-19 15:48

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与前景 产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10多年政策和资本支持已进入收获期,成为全球第二创新药来源国,研发排名靠前,在全球新靶点、新赛道表现突出[1][3][7] - 2024年创新药行情由产业周期(研发突破)和BD交易(跨国药企采购)驱动,港股18A因流动性改善估值修复,行业收入端连续多季度表现最佳[2][3][4] - 中国在全球进度前二的研发管线占比约30%,2024-2025年BD交易金额和数量居全球首位,更多为License-out模式[7] 竞争优势与短板 - 人才优势:生物制药人才储备充足,生物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全球领先,支撑CXO/CDMO领域研发外包需求[8] - 临床优势:庞大人口基数与三级医院资源使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1/5-1/10[9] - 工程创新:双抗、ADC等领域通过组合式创新远超其他国家[10] - 市场短板:国内医保定价限制商业化空间,同款药品中美价差达10-20倍,倒逼企业出海[10] - 源头创新:基础科研弱于美国,但在双抗、ADC、基因治疗等领域已跻身第一梯队[11][12] 企业战略转变 - 研发方向从扎堆PD-1转向追求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差异化产品[5] - Biotech企业更开放BD合作,授权海外权益而非盲目自建销售团队[6] - 美国MNC因2026-2027年专利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成首选[6] 未来3-5年展望 - 2024-2025年预计持续出现大额BD交易,后续可能引发跨国收并购[13] - 中国Biopharma企业将从授权出海转向自主海外商业化,可能收购国际渠道平台[13] - 5-10年内将涌现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MNC,二级市场市值占比显著提升[13] 投资逻辑与策略 - 产业指标:PD-1/VEGF、IL-2、新一代ADC等潜力领域仍有未兑现BD机会[17] - 业绩验证:半年报/年报中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最高,BD首付款将增厚利润[18] - 估值空间:龙头公司DCF模型显示估值未达泡沫化水平,股价距2019-2021高点仍有差距[19][20] - 配置建议:普通投资者可布局ETF或主题基金,专业投资者需跟踪研发进度、BD潜力及销售放量[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