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也有“苏超”,谁是“江苏一哥”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 - 常州、南京、盐城、镇江、苏州五市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93 7% 其中常州以80万辆产量领跑 占全省65% [4][31] - 南通早期激进招商但遭遇多起骗局 如皋累计投资超300亿元却未能进入前五 现转向零部件配套 [7][8][11] - 南京本土品牌薄弱 2023年产量20 1万辆仅为合肥三成 历史项目博郡、拜腾等均失败 [12][16] 重点城市发展路径 常州 - 2016年起精准投资理想和比亚迪 理想纯电工厂2024年落地 本地供应链配套率达60% [27][30][31] - 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97% 3400家相关企业支撑 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31] 盐城 - 合资时代依托悦达起亚 2016年销量65万辆 现转型依赖高合和出口 上半年悦达起亚出口占比50% [18][23] - 高合定位高端但错配市场 首款车型HiPhi X售价57-80万元 现与一汽合作新能源项目 [22][23] 南通如皋 - 2009年最早布局新能源 陆地方舟等企业产能曾达26万辆 但遭遇赛麟等骗局损失数百亿 [8][9] 产业特征与挑战 - 江苏13个地级市曾拥有20个主机厂 形成"材料-零部件-整车-充换电"全链条 [33] - 深圳2024年产量293 53万辆为江苏两倍 省内需从"散装"转向协同发展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