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情况 - 跨维智能于2025年7月10日完成数亿元A1、A2轮系列融资,由成都科创投、洪泰基金领投,天鹰资本、四川院士基金、南山战新投、一村资本、探元创投等跟投,老股东联想创投持续加码[1] - 2025年1月16日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汇芯投资,金额未披露[1][2] - 公司累计完成8轮融资(含股权转让),包括2022年亿元级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2024年完成两轮融资[2] - 松禾资本为团队外第一大股东,持股9.7512%,天鹰资本持股5.1724%[2] 公司定位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最初定位为三维视觉软硬件研发企业,后转型为以Sim2Real为核心的具身智能技术企业[4][5] - 研发人员占比超70%,团队由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贾奎教授领衔[7] - 核心技术包括DexVerse™具身智能引擎,实现"三维数字资产生成-数据合成-物理仿真-模型训练-部署"全链条自动化[12] - 产品矩阵涵盖具身智能大脑(X-Wiz)、传感器及通用机器人,多模态感知系统支持毫秒级环境解析[13][14] 核心产品 - 2025年1月发布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业内首款基于Sim2Real引擎定义的产品,身高170cm,双臂负载20kg,续航8小时[8][11] - W1配备34个动力单元(控制频率1000次/秒)、7自由度机械臂(单臂负载10kg)、6自由度灵巧手(力控精度20mA)[11] - 搭载DexVerse引擎实现虚拟仿真到真实世界的快速部署,纯视觉传感器支持复杂光照环境识别[11] 商业化进展 - 工业领域已实现100%合成数据驱动,毫米级操作精度下任务成功率超99.9%[16] - 覆盖汽车、新能源、3C电子等50+行业,服务头部车厂、电池厂商等客户,年营收达亿元级[16] - 累计开发上百家客户,落地数十场景,自称"具身智能工业场景落地第一名"[1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分"硬件派"(如宇树科技)和"软件派"(如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跨维智能属后者[17] - 具备AI能力且涉及本体的初创公司受资本青睐,2025年多家完成大额融资(如银河通用估值150亿)[17] - 行业共识认为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是商业化核心壁垒,需构建技术闭环掌握主动权[18] 行业挑战 - 商业化场景多数处于POC阶段,实际价值待验证,技术壁垒存疑[19] - 硬件派面临"祛魅",软件派短期难落地,特斯拉Optimus砍单事件影响行业信心[19] - 量产与有效场景应用是主要难点,行业长周期特性显著[19]
顶尖科学家带队,国内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7-20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