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良品铺子引入武汉国资旗下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交易总金额达14.9亿元,标志着公司从民营转向国资控股的重大转折 [2][4] - 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持有29.99%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武汉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创始人杨红春保留高管及重要股东身份 [4] - 今日资本在此次交易中减持8.99%股份套现4.45亿元,IPO后累计减持超24%股份套现超15亿元 [6][7] - 公司市值从2020年上市初的340亿元暴跌至停牌前的55亿元,蒸发超280亿元 [10] - 行业竞争格局剧变,折扣零食店"鸣鸣很忙"2024年GMV达555亿元拥有1.44万家门店,远超良品铺子的2500多家 [12] "卖身"国资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以12.42元/股转让21%股份,交易价10.46亿元 [4] - 今日资本旗下达永有限以12.34元/股转让8.99%股份套现4.45亿元 [4] - 交易旨在通过引入产业与资本资源为公司注入新动能,计划打造"一品一链一园"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6] - 交易前曾出现"一股两卖"争议,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并冻结宁波汉意所持股份 [7][8] 从巅峰到低谷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46.26% [11] - 2024年净亏损4610万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 [11] - 业绩下滑源于产品降价、门店优化及线上渠道费用上升 [11] - 2023年底启动大规模变革,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但未能扭转颓势 [12] - 创始人杨红春2023年底辞任董事长,继任者杨银芬2025年3月离职 [13] 国资入主能否带来转机 - 长江国贸的供应链网络与武汉金控的金融资源有望解决原料溯源、成本控制等痛点 [15] - 交易完成后董事会将改组为7名非独董和4名独董,长江国贸提名4名非独董及3名独董 [16]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举将推动公司从产品竞争转向供应链生态竞争 [15] - 交易仍需通过国资审批、经营者集中审查等多重关卡 [16]
良品铺子卖身,徐新套现4亿
商业洞察·2025-07-21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