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字金融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关键法案《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Anti-CBDC法案》,标志着加密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制度化 [2] - 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巩固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推动Web3.0产业发展 [2] - 《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等额美元资产(如美债)作为储备,确保1:1兑换能力并遵守反洗钱规则 [4] 稳定币市场影响 - 《GENIUS法案》赋予USDT、USDC等美元稳定币合法身份,被视为稳定币被全球金融机构接纳的转折点 [5] - Circle公司股价受法案推动,从195.33美元低点反弹至233.45美元,但后续因获利了结下跌4.8%至223.78美元 [12][13] - 稳定币被纳入美国金融体系架构,成为"链上美元"的重要载体 [14] 加密货币监管分类 - 《CLARITY法案》明确BTC、ETH等加密货币归为"数字商品"而非证券,判断标准基于区块链功能性而非投资预期 [6] - 法案区分"投资合同"与"投资合同资产",为代币商品化提供法律通道 [6] - 交易所需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注册并建立代币上币审核流程 [7] 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格局 - 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数字人民币已测试跨境贸易,欧盟设"数字欧元创新中心" [14] - 香港将于2025年实施稳定币发行条例,华夏基金(香港)推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 [14] - 美元链上中介地位面临非美元区央行数字货币挑战 [14] 政策争议与行业影响 - 《Anti-CBDC法案》禁止零售型数字美元,担忧政府通过央行数字货币侵犯隐私 [8] - 民主党议员质疑私营稳定币可能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能力 [15] - 三项法案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主权货币与个人隐私关系,推动技术主导的范式转向 [15]
【首席观察】稳定币的关键转折点
经济观察报·2025-07-2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