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炒港美股“补税潮”突袭?一文了解始末
财联社·2025-07-21 19:54

税务自查补税行动 - 2025年初针对境内居民港美股投资收益的自查补税在全国多地铺开,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1] - 首轮重点覆盖高净值"大户",补缴金额从十余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涵盖税款及滞纳金[1] - 5月后补税通知频率显著增加,覆盖地区从一线城市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扩散[3] 法律依据与税种 - 中国对境内居民境外所得征税的法律依据早已明确,居民个人的境外投资收益、利息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及境外任职受雇所得均需依法申报[2] - 境外投资收益征税涉及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红利税,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2] - 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的资本利得暂免个人所得税至2027年底[2] CRS机制与税收征管 - CRS机制下,税务局能通过交换信息获取纳税居民境外金融资产信息,但暂时无法判断账户是否盈利[2] - CRS从券商交换的信息包括投资者身份信息税号等,以及年末账户余额、股息利息卖出金额,但不包含盈利金额[7] - 金税四期的全面铺开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对税收征管全流程的智能化监控[7] 境外投资收益征税细则 - 资本利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卖出价–买入价–合理费用)×20%,补税范围集中在2022-2024三个纳税年度[9] - 美股股息美国预扣10%税款,投资者还需向中国补缴10%,综合税负为20%[10] - 港股股息H股按20%征收,香港本地股通常无需补缴,因为已经扣除了10%的税款[10] 香港券商业务影响 - 本轮补税通知对香港券商业务并无显著冲击,多数持牌机构已暂停相关新增业务[2] - 部分老客户因补税成本担忧开始减少港美股交易频率,转向港股通[12] - 由于新增业务早已停摆,行业整体受冲击程度可控[12] 港股通投资优势与限制 - 港股通在资本利得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股票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至2027年底[11] - 港股通投资标的范围相对较窄,无法涵盖港美股市场的全部股票及衍生品[12] - 港股通无法参与港股市场火热的打新业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