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官方提醒: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财联社·2025-07-21 22:05

职业背债陷阱分析 - 核心观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露"职业背债"骗局,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参与伪造材料骗贷,最终导致参与者承担高额债务和法律风险 [1][2] 骗局运作模式 - 虚假宣传引诱:通过"无需还款""高额酬劳""不承担债务"等话术吸引目标人群 [2] - 伪造材料骗贷:制作虚假职业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将不符合条件者包装成优质客户骗取银行贷款 [2] - 抽取高额分成:不法分子获取贷款后抽取大部分资金,将债务风险完全转嫁给背债人 [2] 参与风险 - 高额债务负担:背债人实际到手资金仅为贷款金额部分,却需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面临催收、罚息甚至诉讼 [3] - 个人信用受损:逾期还款将导致征信不良记录,影响未来金融服务获取,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3] - 法律风险:参与伪造材料骗贷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等刑事犯罪,成为共犯面临法律责任 [3] 防范建议 - 风险意识提升:警惕任何"无需还款"承诺,认清"轻松赚钱"骗局本质 [4] - 信用维护:合理规划财务,按时偿还债务,避免为他人担保或参与信用卡套现 [5] - 业务办理规范:选择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审慎签署合同条款 [5] - 举报机制:发现可疑行为可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涉案者应及时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