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批中餐馆老板,开始抢购炒菜机器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1 22:57

餐饮行业对炒菜机器人的需求激增 - 餐饮行业对炒菜机器人的兴趣达到历史高点,连锁餐饮企业频繁咨询并计划大规模采购[2][3] - 中餐行业利润率低,人工成本、房租能耗等压力大,客单价中枢下移至30-60元,促使企业寻求成本优化方案[5][6] - 小菜园计划投入1亿元采购2000台炒菜机器人,单价5万元,部分门店已从2023年开始使用[8] - 老乡鸡、乡村基等头部企业已大规模引入自动设备,包括智能炒菜机器人、智能蒸柜等[9][13] 炒菜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与优势 - 炒菜机器人可实现操作调味精准、菜品口感稳定,提升出品一致性[10][14] - 一台炒菜机器人可节省2-3名人工,部分门店人力成本降低40%,出餐速度从5-10分钟缩减至2-3分钟[24] - 厨房面积可压缩30%,减少房租成本,提升经营效率[24] - 新品牌如霸碗所有门店均配备自研炒菜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三代,门店数量超500家[15] 行业痛点与机器人替代的驱动力 - 厨师人才短缺,新东方烹饪培训人次从2019年7.7万下滑至2024年6.3万,降幅18%[18] - 成熟厨师培养周期长且技艺迁移受限,难以适应消费者口味快速变化[19] - 厨师月薪高达8000-15000元,扩张期企业甚至面临同行高薪挖角,人力成本压力显著[21][22] 炒菜机器人的市场分类与产品现状 - 商用领域分为大型团餐和社会餐饮,品牌包括橡鹿科技的美膳狮、拓邦股份的厨纪等[26][27] - 商用设备覆盖辣椒炒肉、回锅肉等家常菜,但部分设备重达200公斤,价格数十万元,限制应用场景[28][29] - 家用产品由小米、美的等推出,价格数千至上万元,但存在操作繁琐、火候不足等问题,尚未大规模普及[30] 未来发展趋势与专家观点 - 行业认为炒菜机器人需经过充分商用验证并降低成本后,才适合家用场景普及[30] - 专家指出机器人将替代基础烹饪工作,家用市场潜力大,尤其针对不会炒菜的年轻群体[30] - 川菜非遗传承人认为机器化是现代化趋势,类比洗衣机普及历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