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抢投”具身智能
财联社·2025-07-22 07:44

互联网大厂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 京东近期密集领投三家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包括千寻智能Pre-A+轮、众擎机器人A1轮和逐际动力战略轮,投资金额累计超20亿元[3][4][6] - 美团近两个月连续领投它石智航、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等项目,在具身智能领域投资活跃度仅次于京东[3][10] - 阿里和腾讯联合领投宇树科技C轮融资,蚂蚁集团设立具身智能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亲自下场研发[3][12] - 互联网大厂通过股权投资、自研和业务合作三种方式布局具身智能,旨在抢占可能重塑行业格局的前沿技术[3][12] 京东投资的具身智能企业详情 - 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Pre-A++和A1轮融资,估值达45亿元,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硬件本体,计划下半年将生产交付能力提升5倍[4][5] - 千寻智能Pre-A+轮获京东领投6亿元,成立1年半累计融资近14亿元,聚焦机器人大脑研发,已发布自研VLA模型人形机器人Moz1[5][6]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计划下半年公开销售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将与京东在零售、物流领域展开协同探索[6][8] 京东的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内部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通过"JoyInside"品牌与十余家机器人企业合作,将大模型能力植入硬件产品[8][9] - 618期间京东平台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增长17倍,计划抢占万元以下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入口[10] - 战略定位为"软件核心+硬件生态",避免与合作伙伴竞争,重点布局情感陪伴机器人和电商物流自动化场景[9][10] 其他互联网大厂的布局特点 - 美团采用"早期扫货"策略,已投资宇树、银河通用等头部项目,核心逻辑是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密集型服务[10][11] - 腾讯云与越疆科技合作推进"云-边-端"协同,百度智能云为智元机器人等提供算力平台和大模型支持[12] - 蚂蚁集团除股权投资外,还通过灵波科技进行自研,形成"投资+自研"双轮驱动模式[3][12]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处于0到1阶段,需要算法、大模型、供应链等底层支撑,互联网大厂可提供关键赋能[12] - 人形机器人正从B端向C端消费电子市场渗透,价格带从4万-50万向万元以下区间下探[10] - AI玩具市场预计下半年快速崛起,传统玩具嵌入交互智能体后将形成新消费场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