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毕业第一课】人生第一份工资需要缴税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07-22 08:38

工资薪金所得定义 -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及其他相关所得 [2] 个人所得税缴纳机制 - 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作为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纳税人无需自行缴纳 [3] - 新入职需提供基本信息(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等)并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3]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 累计预扣法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其他扣除 [4] -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4] - 累计减除费用按5000元/月乘以任职月份计算(如5月入职则首月减除5000元,次月10000元) [5][6] - 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6] - 专项附加扣除涵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8] -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9] 预扣率表 - 预扣率分7级,从3%(≤36000元)至45%(>960000元),速算扣除数随级数递增 [10] - 示例:月薪20000元的小张,1月预缴270元,5月起因累计收入超36000元,税率升至10% [11] 收入纳税明细查询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路径:首页→收入纳税明细→选择年度→勾选所得类型→查询 [13] - 可查信息包括综合所得收入、已申报税额、扣缴义务人信息、专项扣除详情及税款计算明细 [14] - 重点核对收入申报记录是否与实际相符,异常情况可通过“批量申诉”功能处理(分“目前在职”“从未在职”“曾经在职”三类) [15][16][18] 常见问题 - 个税APP显示收入为税前金额,高于实际到手工资 [20] - 已申报税额为预缴税款,最终补退税额需通过年度汇算清缴确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