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gure推出人形机器人防火电池,续航飙升94%,成本降78%
机器人大讲堂·2025-07-22 12:06

核心观点 - Figure公司推出第三代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F03电池,能量密度提升94%,成本降低78%,并实现垂直整合关键硬件系统的战略目标 [1] - F03电池通过UN38.3和UL2271安全认证,采用多层保护措施和主动冷却系统,充电功率达2千瓦 [1][2] - 公司采用大规模制造方法实现年产12,000台机器人的目标,并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支撑未来扩展至10万台产能 [3][10] - 公司估值达26亿美元,已融资23.4亿美元,机器人产品开始应用于工业场景,单价超过3万美元 [6] - 创始人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在个位数年份内进入家庭场景,目前产品已在办公室实现基础交互功能 [7] 电池技术突破 - F03电池提供2.3千瓦时电能,支持5小时峰值性能运行,完全集成在机器人躯干中作为承重部件 [1] - 采用冲压钢和压铸铝结构材料,相比F01系统节省空间和重量并提高机械耐用性 [1] - 配备定制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阻火系统,在测试中成功阻止热失控蔓延 [2] - 正与UL合作制定人形机器人电池新安全标准,当前设计满足23项电动汽车电池测试要求 [2] 生产制造体系 - BotQ工厂采用注塑成型、压铸等模具化工艺,零件生产时间从1周缩短至20秒 [10] - 部署ERP/MES/PLM等企业级系统,团队扩至293人支撑量产计划 [5][9] - 自动化测试站利用机器人实现电池单元快速扫描和组装,形成"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混合生产模式 [12] - 建立可靠性团队进行加速生命周期测试,配备高温炉等专用设备分析故障原因 [13] 公司发展现状 - 成立于2022年,已与OpenAI合作开发Figure 01/02机器人并投入生产线 [6] - 自主研发"Helix"控制系统提升物流场景作业效率,300台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应用 [6][15] - 计划2024年Q3将产量提升3倍,第一代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0台 [9] - 供应链设计支持未来四年扩展至30万个执行器的生产规模 [10] 行业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工业现场,在汽车装配和物流场景展现效率优势 [6][15] - 公司技术路线显示神经网络已接近人类交互水平,可完成送水、巡逻等基础服务 [7] - 底层硬件突破推动产品向家庭场景渗透,预计短期内实现"有用工作"能力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