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户暴涨近300万,国产AI音乐神器Mureka重磅升级V7,我们拿它复刻了「印度神曲」

AI音乐生成技术发展 - AI音乐生成技术已实现高度拟真,部分作品在网易云音乐获得15万点赞,但仍有音质糊、人声失真等可识别特征[4] - 行业呈现加速进化态势,AI音乐作品正从"牙齿漏风"向"真假难辨"快速迭代[4][5] - 昆仑万维Mureka V7成为当前国产最强音乐大模型,在平均表现评分(57.7%)、人声真实感(70%)等关键指标超越海外竞品Suno V4.5[6][8] Mureka V7技术突破 - 相比前代V6实现全面升级:旋律动机质量从59.5%提升至72%,编曲质量从41%提升至51.5%,人声真实感从48.5%跃升至70%[7][8] - 创新性推出"自定义歌手"功能,可基于音频/视频链接模仿特定音色(如成功复现王菲空灵声线与气声唱法)[12][16] - 新增自动MV生成能力,支持土味风格视频创作,包含黄色描边歌词等特色元素[20] 核心技术MusiCoT - 采用音乐思维链技术(MusiCoT)实现三大创新:先规划结构后生成(符合人类创作逻辑)、生成结构可解释可控、主客观验证效果全面领先[27][28][32] - 通过CLAP模型实现音乐风格的可控输入,支持任意长度参考音频作为提示[31] - 技术升级推动生成作品结构完整度提升71%,旋律连贯性优化59%,达到行业顶流水准[33][34] 商业化应用场景 - 面向普通用户:支持文字Prompt生成免版权BGM(如"回忆童年的温暖钢琴旋律"),大幅降低创作门槛[23] - 面向专业音乐人:生成作品可提供创作灵感,加速从灵感到成品的转化过程[35] - 新增Mureka TTS V1音频模型,语音质量超越ElevenLabs TTS V2,支持通过文本定义音色特征(如12岁女童音、新闻播音员等)[37][44] 行业竞争格局 - 垂直领域大模型(音乐/视频)成为技术博弈新焦点,各厂商加速抢占AIGC商业化落地场景[48] - 昆仑万维形成"基础研究-基座模型-产品矩阵"全产业链,Mureka系列新增用户近300万[49][51] - 行业呈现从基础模型竞赛向垂直应用转型的趋势,音乐创作正向"全民表达"方向发展[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