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反内卷"政策引发的市场反应 - 国内自主定价商品率先反应,煤炭成为市场焦点,焦煤期货主力2509合约7月23日大涨11%,当月涨幅超34% [1] - 7月以来多个大宗商品期货品种持续上涨,多晶硅2509涨超50%,焦炭2509涨幅近20% [3] - "反内卷"趋势从光伏、钢铁向煤炭、玻璃等建材领域扩散,相关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5] 期货与现货市场表现差异 - 玻璃期货主力合约7月涨幅接近20%,但现货价格仅从1105元/吨升至1180元/吨,涨幅不足7% [6] - 水泥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处于2020年以来历史低位,与期货市场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6] - 市场对"反内卷"商品的炒作仍局限在政策预期层面,后续政策落地情况将决定反弹高度 [7] 钢铁行业限产影响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9] - 唐山限产30%消息刺激钢铁现货、期货和股票市场集体上涨 [9] - 当前钢铁行业尚无明确产能去化政策,限产与去产能无直接逻辑关系 [9] 煤炭行业供给收缩预期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7月14日发文要求整治内卷式竞争,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10] - 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矿生产核查,严格限制超公告产能生产 [10] - 中信证券预计内蒙古原煤产量环比或减少4300万吨,同比下降10% [10] 其他行业政策预期 - 工信部将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预计包含反内卷、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内容 [11] - 期货机构认为工作方案可能引发更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12] - 政策力度将决定价格上涨高度,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17] 市场资金流向与投机行为 - 7月23日化工板块、黑色系商品和建材板块成交量排名靠前 [14] - 玻璃期货单日成交量从200万手以内增至450万手以上,投机度指标上升 [14] - 成交持仓比上升放大了价格涨幅 [14] 不同商品表现对比 - 玻璃期货主力2509合约7月涨幅18.96%,现货涨幅仅6.7% [15] - 水泥价格指数本月下跌5%,处于近五年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16] - 国际定价的工业金属、石化产品涨幅远低于国内自主定价产品 [16] 市场后续关注点 - 需关注焦煤供应端恢复情况与"反内卷"政策实际落地情况 [17] - 部分商品期货在积累20%以上涨幅后已开始走弱 [17] - 政策覆盖行业范围和供给收缩幅度将决定价格上涨持续性 [17]
集体大反弹,有期货月内涨超50%!当“反内卷的风”吹向大宗商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3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