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23日]指数估值数据(回本了,要不要卖掉呢)
银行螺丝钉·2025-07-23 21:57

市场表现 - 大盘盘中一度上涨接近4.6星,但收盘回落,中证全指下跌0.29%,仍处于4.7星水平 [1][2] - 大中小盘股整体微涨微跌,价值风格小幅上涨,成长风格微跌 [3][4][5] - 港股表现强于A股,整体上涨,科技股领涨,但港股科技类指数估值已回归正常 [6][7][8] 行为金融学现象分析 - 投资者存在“回本出”行为,即基金回本后立即卖出,源于行为金融学中的“处置效应” [9][10] - 损失厌恶倾向导致投资者不愿在亏损时卖出,而倾向于等待回本,这种决策忽略资产实际价值 [11][12] - 历史案例显示,2019年市场反弹时,2017-2018年成立的股票基金因投资者“回本出”而份额减少 [13][14][17] - “回本出”可能导致错过后续上涨,部分投资者在2021年高估时再次追涨,形成反复操作失误 [20][21][22]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决策应基于资产价值而非成本价,避免非理性“回本出”行为 [15][24] - 止盈策略可参考历史直播课内容,包括星级止盈、高估止盈、收益率止盈等方法 [25][26][27] - 定投策略需长期坚持,市场波动是常态,时间复利效应显著 [33][34] 工具与数据更新 - “今天几星”小程序新增中证A500、港股科技等指数估值数据,支持宽基、策略、行业等分类筛选 [28][29] - 指数详情页提供历史估值走势及对应基金购买链接,便于投资者直接操作 [30][31] - 债券估值表新增久期、收益率等指标,覆盖短融、国债、政金债等多类债券品种 [40]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价值市净率1.71,ROE 15.59%,中证800市净率1.75,ROE 11.49% [36] - 港股科技市净率3.56,股息率0.61%,纳斯达克100市净率8.20,ROE 27.58% [36] - 债券类中,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6%,年化收益12.21%,最大回撤-16.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