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 | 食品生物合成:机遇与挑战

食品生物合成技术的机遇 - 食品生物合成以合成生物学与精准发酵为技术基础,能够解决食物供给压力并提供绿色、可持续生产保障,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1] - 全球各国高度重视食品生物制造领域,日本《生物战略2020》将其列为重点,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计划》要求促进食品创新,中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大食物观发展战略[3] 食品生物合成的典型应用场景 - 新质蛋白、油脂、淀粉、食品配料和营养素是主要应用方向[4] - 功能糖和甜味剂是食品配料中的重要类别[5] - 酶制剂和营养素也是生物合成的重点领域[9] 食品生物合成面临的挑战 - 新质蛋白需解决菌种设计构建、发酵优化与控制、食品化加工等问题,开发高效表达系统[5] - 油脂生物合成需建立体外酶法制备路径,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优化发酵工艺并提高油脂品质[6] - 功能配料需设计高效代谢工程或酶法合成路径,创制高鲁棒性食品用酶制剂[7] - 营养素生物制造需解析代谢途径物质流与能量流分配,开发动态表达调控技术,构建高性能细胞工厂[8]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AI技术与食品生物合成深度融合,创建智能化细胞工厂以扩展产物范围并提升合成效率[10] - 协同科学界、产业界和公众构建技术可控、生态友好、社会认可的新食品供给体系[10]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方向[11] - 会议议程包括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以及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