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资本格局重塑下中国资产战略布局思考——依托“泡泡机制”承接中概股回流|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2025-07-24 17:58

中概股回流背景与动因 - 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表示或考虑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除名,未来中概股将加速回流香港市场寻求避险 [2] - 2020年特朗普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在美上市企业连续三年接受PCAOB审计检查,否则面临退市风险 [4] -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华发起关税战,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再次表示不排除要求中概股从美国退市的可能 [5] 中概股回归港股路径 - 港交所为中概股设计三重回流路径: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香港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6] - 双重主要上市方式下,公司可直接进入港股通,享受内地资金流动性支持 [6] - 中概股可根据上市时间及成本、是否纳入港股通等因素权衡选择回归路径 [6] 中概股回流对港股市场影响 - 中概股回流显著增加港股交易规模,2020年、2021年港股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0%、28% [8] - 阿里巴巴2019年赴港二次上市募资1012亿港元,占香港IPO市场当年募资总额约32% [9] - 2020年网易、京东等9家企业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合计募资1313.27亿港元,占港交所全年募资总额34% [9] 港股市场结构变化 - 中概股回流推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科技股权重跃升,传统金融、地产板块权重地位逐步让渡于新兴领域 [9] - 港股估值体系从依赖市盈率、市净率等静态指标转向考量用户增长曲线、技术护城河等动态要素 [11] - 港股形成"内地资金定价+全球资本参与"的独特生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获得战略支撑 [11] 全球资本市场格局重塑 - 中概股回流加速"中美双轨制"资本市场形成,催生全球资本市场阵营化趋势 [12] - 港股较美股存在显著估值折价,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绝对估值、ERP等方面展现提升空间 [13] - 港股市场依托"一国两制"框架成为连接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际资本的"制度缓冲带"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