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放宽监管,拟允许用iPS细胞制造人类受精卵
日经中文网·2025-07-25 10:48

日本允许使用iPS细胞制作受精卵的研究 - 日本内阁府生命伦理专门调查会达成共识,允许在非生殖目的和科学合理性的前提下使用人类iPS细胞制作受精卵,培养期限设定为最长14天,并禁止移植到人类或动物子宫内 [1][2] - 该指导方针旨在通过研究受精卵的繁殖初期机制,帮助查明不孕症及遗传性疾病的病因 [1][2] - 使用iPS细胞制作受精卵相比传统使用不孕治疗过程中获得的受精卵更易获取,可能推动繁殖相关研究进展 [2] 日本在繁殖机制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 日本在小鼠实验中已成功使用iPS细胞制作卵子和精子,并培育出后代,京都大学教授斋藤通纪团队2011-2012年首次实现这一突破 [2][3] - 大阪大学教授林克彦团队2023年利用雄性小鼠iPS细胞制作出卵子并培育出后代 [3] - 京都大学斋藤教授团队2024年开发出利用人类iPS细胞大量制作卵子和精子前体细胞的技术 [3] 研究规则与伦理考量 - 日本2004年制定的"基本思路"将受精卵视为"特别应当被尊重的存在",此次报告延续这一伦理立场 [3][4] - 仅允许在科学和社会必要的研究中制造受精卵,如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的不孕治疗研究 [4] - 14天培养限制是因为此时受精卵开始形成"原始线条"结构,标志人类器官或组织形成的开始 [4] 国际比较与未来展望 - 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指南允许在伦理审查下利用万能细胞制造受精卵研究,美国加州等地区已允许此类研究 [4] - 预计5年左右可实现利用人类iPS细胞制造精子和卵子 [3] - 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于受精卵虽可能减少遗传性疾病风险,但也存在优生思想等伦理争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