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较去年同期2900点显著提升 [4] - 过去三个月沪指从3040点攀升至3600点,累计涨幅超18%,市场成交额达1.84万亿元 [4][5] - 券商机构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此前已预判"年度级别牛市"和"牛市Ⅱ阶段" [8]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央汇金二季度增持ETF金额或超1900亿元,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16] - 外资上半年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8] - 居民储蓄五年新增60万亿元,累计达160万亿元,部分资金转向资本市场 [17] 板块轮动特征 - 银行板块指数从950点升至1470点,涨幅达54.7%,其中4月初以来涨幅27.8% [13][14] - 雅江水电站开工引爆相关产业链,预计1.2万亿元投资十年内拉动2.04万亿GDP增量 [24] - "反内卷"概念推动玻璃玻纤板块涨17.34%,光伏设备与普钢板块分别涨8.83%、7.93% [25] 机构投资策略 - 部分机构聚焦中美博弈主题,布局算力、稀土永磁、核聚变等板块 [27] - 生物医药、TMT、新材料等高成长赛道受关注,PCB板因广泛需求成为重点标的 [27] - "高切低"策略被采用,例如胜宏科技从80元/股涨至160元/股后换仓低估值标的 [28] 未来市场展望 - 港股PE为11.11倍,显著低于海外主要股指,呈现结构性低估机会 [32] - 当前慢牛格局与历史差异在于机构化转型、政策精准化及科技代际跃升等因素 [34][35] - 制度改革推动资产质量优化,牛市可能由制度红利而非短期因素驱动 [36]
心动A股:3600点是危险位还是新起点
经济观察报·2025-07-26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