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小巨人”擎朗智能CEO李通:中国向智造强国迈进离不开持续科技创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IPO日报·2025-07-26 21:22

公司概况 -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专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十余年,累计部署超10万台机器人,全球销量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超600个城市和地区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公司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全球首秀并亮相中央展区C位 [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通本硕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曾就职于微软亚洲工程院Incubation Team [4] - 创业源于对机器人领域的热爱,公司英文名KEENON体现这一理念 [4] - 2010年与三位伙伴凑20万元起步,初期尝试多个细分领域后于2013年明确以服务型机器人为核心方向 [5] 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 - 单台终端机器人综合成本控制在人工成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区间 [6] - 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50%,业务覆盖全球超600个城市及地区 [6] - 已布局市场的当地劳动力成本约为使用机器人成本的2-3倍 [6] - 2015年获得海底捞大订单成为关键转折点 [5]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拥有超1100项专利,但强调科技创新是持续过程而非依赖专利保护 [14] - 初期自主完成从核心模块研发到供应链搭建的全链条工作 [6] - 依托中国非标定制优势实现供应链本土化整合 [7] 融资与资本策略 - 已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中金甲子、阿里巴巴等 [10] - 强调"耐心资本"重要性,呼吁资本给予技术发展时间 [10][11] - 将主要经营利润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 [11] 行业前景与战略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 [14] - 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占全球40%),预计2028年增至1080亿美元 [15] - 正推进三年研发规划,所有产品从研发到落地周期至少3-5年 [16] - 与创新奇智合作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探索工业领域应用 [13] 行业竞争与生态 - 认为中国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已建立全球领先优势 [14] - 不排斥行业竞争,呼吁更多参与者共同开拓市场 [15] - 强调构建创新生态比知识产权保护更重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