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示 -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的顶尖企业与研究机构,探讨人工智能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实战演示亮相 [1][3] - 演示基于3月发布的"慧思开物"平台,在分布式具身智能体系统能力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1]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单场景、单任务、单构型"早期阶段,行业亟需通用可扩展平台 [3] - "慧思开物"平台实现跨本体兼容、任务异步协同自主调度,达到"一脑多机、一脑多能" [3] - 系统在四个机器人本体上部署"电工大师""搬运工""质检员""封装助手"四个任务执行智能体,云端部署任务调度智能体 [5] - 所有智能体处于活跃异步协作状态,能像人类一样通过自然语言沟通,实现"机器决策机器" [7] - 每个智能体配备独立大脑与小脑,既可独立工作又可协同作业,具备从认知到执行的全链条能力 [7] 天工机器人技术亮点 - "天工"机器人通过流畅舞蹈展示全身协调性和动态控制能力,身高173cm、体重73kg [16] - 具备42个自由度关节协调统一,实现高动态全身协调控制 [16] - 搭载双电池快换电系统,综合能效指标国际领先,双臂末端稳态负重更大 [4] - 8月8日将展示具备占据网络环境感知的自主导航能力和全身控制的自主操作等核心技术 [4] - "天工Ultra"曾以2小时40分42秒创造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 [18] 工业场景应用演示 - 电控柜操作区:机器人自主完成开柜、点按旋钮、合闸等多工序灵巧作业,成功率超90% [8][10] - 灯泡质检区:双机协同完成"抓取-插装-点亮-质检-分拣"标准化作业,通过视觉传感器结合多模态大模型进行光效检测 [10][14] - 物品封装区:基于端到端VLA模型实现实时纠错双臂协同流畅操作,能自适应处理灯光变化等复杂扰动 [12][17] - 整个系统通过"慧思开物"App实现任务下发到多机器人协同完成全链路操作的可视化 [9] 技术支撑体系 - 研发团队在分布式具身智能体系统、多模态操作VLA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上持续进化 [7] - 自研同构臂遥操作真机和仿真天工实现高保真数据采集,支撑算法快速迭代 [18] - RoboMIND数据集累计下载使用超4万次,成为具身智能研究重要开源资源 [18] - 采用基于关键帧的多任务串联与预测算法降低误差累积,通过任务自纠错机制提升可靠性 [10] 行业意义 - 标志着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实际应用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路径 [3] - 工业场景多本体协同作业能力突破预示具身智能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 [22] - 为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提供全新路径,机器人将发展为能相互协作、主动适应的智能伙伴 [22]
北京人形亮相WAIC: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7-26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