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内卷式"竞争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在微观领域的不当干预,而非产业或企业本身 [2][16] - 地方政府通过补贴和产业基金加剧市场供需失衡,成为"内卷"重要推手 [3][11] - 供给侧改革需与总需求管理同步推进,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覆辙 [7][14] - 经济增长模式需从依赖资本积累转向依赖技术进步和原始创新 [8][14] - 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虽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但缺乏定价权导致利润低下 [9][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汽车、电商等多个行业高举"反内卷"大旗,酝酿调整与改革举措 [2] - 光伏产业虽掌握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但全行业仍缺乏利润 [9]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面临类似光伏产业的利润困境 [9] - 长三角地区2位码产业同构率超90%,4位码产业同构率达75% [15] - 新兴产业巨大产能多由民营企业投资形成,但受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影响 [19]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地方政府通过补贴、股权投资等选择性产业政策诱导企业快速进入同质化产业 [11] - 产业基金要求"返投"指定产业领域,导致投资决策丧失市场导向 [13] - 地方政府扶持无法带来"从0到1"原始创新,反而压缩技术开发周期 [14] - 地方政府热衷扶持同质化产业源于增值税收入动机和扭曲政绩观 [15] - 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和行政审批权自我赋予经济干预权 [17]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消费应成为短期政策着力点,建议发放准现金券提振内需 [6] - 中央财政可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无期限国债支持政策 [6] - 供给侧改革需提高效率,避免仅靠需求侧刺激 [7] - 经济增长模式需转向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 [8] - 财税体制改革是关键,建议将地方政府收入转为以物业税为主 [16] - 建立法治化约束机制,废止无上位法依据的地方行政审批权 [17] - 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但需避免垄断性价格串谋 [19][20]
对话黄少卿:“反内卷”首先要让地方政府别乱补了
经济观察报·2025-07-27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