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资金流向 - 基金产品上周前四个交易日累计卖出债券超2000亿元,其中7月24日单日卖出近1000亿元,创下去年"9·24"后最大单日赎回 [3] - 理财机构对债基进行预防性赎回,而"固收+"产品被多类型机构踊跃申购,持仓规模刷新年内新高 [3] - 保险机构少量申购中低等级信用债,其他客群对信用债、短债、被动债基均为净赎回 [3] - 公募债券型基金规模二季度末达10.9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一季度增长8600亿元 [3] 债市表现与影响因素 - 7月以来债券市场波动扩大,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超5BP,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超8BP突破1.9%,30年国债期货下跌超1% [4] - 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向上突破是债市调整诱因,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托底经济基本面,债券收益率底部明确 [4] - 资产荒背景下资金涌入金融和信用债,交易结构拥挤且脆弱 [4] 债市展望与策略 - 债券市场仍处于牛市环境,但低波动率、低利率、低利差环境下高杠杆高久期存在脆弱性 [5] - 全年利率低点或出现在三季度,信用债表现可能优于利率债,可转债潜在配置需求仍在 [5] - 低利率环境或成常态,债券收益率可能阶段性波动较大,但货币政策偏宽松,短期系统性风险不大 [5] - 哑铃型策略(兼顾票息和资本利得)在政策预期与基本面博弈阶段更占优 [5] 可转债市场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上周五刷新近十年新高,4月7日以来涨幅达12.83% [6] - 权益市场顺风(尤其中小盘股表现优异)、债券收益率低位、再融资新规导致供给偏紧共同推升转债估值 [7] - 可转债在震荡市中兼具上行捕捉和下行风险规避特性 [7] - 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结构比仓位更重要,科技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半导体、军工)、创新药/新消费、中小盘主题是重点方向 [7][8]
资金“搬家”!债基抱团资金松动,或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券商中国·2025-07-27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