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2025-07-28 08:0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改革需要中央、地方和司法体系协同配合,而非简单的"涨价去产能"[1][3][6] - 改革需突破阻力最小路径,针对新兴产业内卷问题,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9][10] - 改革目标是提升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地方政府正确政绩观[7][8] 阻力最小的方向 - 资本市场和政策的阻力最小方向是上游传统行业:国央企比重高、集中度高且普遍亏损[3] - 2016年供改记忆使上游行业成为市场短期参与反内卷主题的阻力最小方向[4] - 阻力最小路径可能导致中下游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甚至加剧内卷[4] 改革之路 - 内卷式竞争背后涉及地方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政府补贴等体制机制因素[6] - 改革三方面:1)司法体系打击不正当竞争 2)中央部委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 3)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7][8] - 新兴产业内卷导致研发投入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与高质量发展初心背道而驰[10] 改革重点行业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是反内卷改革重点[9] - 新兴产业内卷外化导致廉价出口,可能损害"中国制造"形象并引发反倾销调查[10]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出口增长75.2%,但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6] 改革预期效果 - 反内卷改革将成为行业提升质量、企业改善利润率的重要催化剂[11] - 改革有望写入"十五五"规划,后续将有更多政策落地[11] - 待房地产业进入新稳态后,改革对宏观经济效果将更明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