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锂电产业链进入调整期,产能扩张快速收缩,新建项目仅20余笔,投资额同比大幅下滑,头部企业主导[2] - 动力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量与装车量持续攀升,储能增长带动动储电池出口稳中有进[2] - 头部企业加速推进六大项目,合计产能163GWh,规划投资超380亿元[2] 宁德时代产能布局 - 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开建,一期40GWh锂电池绿色制造基地为核心项目,计划打造"零碳工厂+灯塔工厂"双高标准示范项目[3] - 厦门时代二期项目投资50亿元建设30GWh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预计2026年二季度试投产[3] - 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一期总投资不超过130亿元,主要建设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4] - 宁德时代在厦门累计投资超330亿元,涉及新能安、时代电服、储能系统等多个项目[5] - 2025年宁德时代在山东、福建、河南、重庆等地多次加码产能[6] 赣锋锂电南昌项目 - 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7亿元,规划建设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消费类锂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产线[8][9]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5GWh储能PACK电池生产基地,二期、三期适时启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建设[9] - 赣锋锂电引入南昌市产业基金增资5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建设[10] - 赣锋锂电动力及储能电池、半固态电芯规划总产能已达144GWh[10] 厦门新能安项目 - 新能安二期一阶段项目投资120亿元建设18GWh中型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底试投产[11][12] - 新能安由ATL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产品服务全球5000万用户,业务遍布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 中创新航产能扩张 - 厦门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投资150亿元建设60GWh新能源标杆基地,预计2026年二季度试投产[13][14] - 中创新航在常州、成都、厦门和葡萄牙启动项目建设,累计新增产能超75GWh[16] - 成都项目二期总投资120亿元,主要建设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17] 中能瑞新储能项目 - 厦门储能电池项目首期投资19亿元建设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一季度试投产[18][19] - 规划在厦门建设年产能30GWh储能电芯研发和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20] - 中能瑞新由中能建关联公司与贝特瑞等共同成立,主要从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研发[2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池产业回归理性,扩产集中在原有投资项目推进,头部企业主导,中小企业主攻细分赛道[22] - 头部企业凭借成本、能量密度与交付能力优势,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22] - 细分市场如户储、便携式储能、电动工具等潜力巨大,国内锂电两轮车渗透率仍不足30%[22]
超380亿!6大电池项目加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