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缩水”“联名卡停发”,羊毛越来越难“薅”了
中国基金报·2025-07-30 06:46

信用卡业务格局重塑 - 信用卡业务正从拓客思维转向以价值贡献驱动,发展重心向贷款分期业务转移并强化 [1][9] -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权益,包括提高使用门槛、调整积分规则、削减高端权益等 [1][3] - 年内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仅7月便有5家关闭 [1][11] 银行密集下调信用卡权益 - 光大银行万事达世界之极信用卡贵宾休息室权益将调整,无限次使用权仅限于主卡持有人 [3] - 浦发银行关闭"里程兑换"平台充值入口,原"里程值"模式终止 [3] - 招商银行经典白金信用卡新增消费满18万元才能兑换年费的要求,积分贬值至少11% [3] 部分联名卡被相继暂停 - 中国银行停发24款信用卡产品,涵盖联名合作类、主题特色类等多个类别 [6] - 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停发联名卡,主要因业务策略调整或合作到期 [7] - 联名卡维护成本高,收益难以平衡,银行转向构建自主可控的消费生态 [7] 信用卡业务向贷款分期转移 - 银行严控营销费用,进行"降本增效",信用卡支付业务基本不赚钱 [9] - 抖音支付、花呗等占据近半数日常消费场景,压降信用卡刷卡支付空间 [9] - 贷款分期业务更具性价比,银行加大对存量客户的挖掘 [9] 信用卡中心关停潮与转型 - 年内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7月有5家关闭 [11] - 银行推动从"发卡获客"到"精耕存量"的经营策略转变,更看重质量 [11] - 未来信用卡业务将聚焦科技赋能升级,推动虚拟卡与实体卡融合,优化数字化服务体验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多家银行将信用卡业务纳入属地客户综合金融业务板块,推动零售融合发展 [12] - 深耕客群分层,针对高频刚需客群强化日常消费权益,为高净值客群提供综合服务 [12] - 通过智能风控技术提升资金安全与资产质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