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发布会三小时,最狠的是:VLA 要上路了?!

理想i8与VLA技术发布 - 理想i8在品牌十周年之际上市,重点升级辅助驾驶功能并首发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司机大模型[2] - VLA将于8月在i8上交付,其能力提升体现在多模态输入、思维链推理和人类驾驶直觉三大方向[3][4] - VLA具备四大核心能力:空间理解(视觉)、思维能力与沟通记忆(语言模型+RAG)、行为能力,可执行自然语言指令如"靠边停""找星巴克",并实现动态路径规划与障碍规避[5][7]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演进 - 技术路径从E2E+VLM递进至VLA,成为行业新里程碑,吸引传统规控/感知领域人才转型[7] - 当前技术需融合多模态大模型、BEV感知、强化学习、视觉Transformer、扩散模型等跨领域知识[16] - 主流范式包括:基于感知的UniAD/VAD、基于世界模型的Drive-OccWorld/OccLLaMA、基于扩散模型的DiffusionDrive/DiffE2E,以及最前沿的VLA方案如ORION/OpenDriveVLA[25] VLA人才市场需求 - 行业对VLA/VLM专家需求旺盛,算法专家岗位年薪达40-70万(15薪),博士顶尖人才可达90-120万(16薪)[13] - 技术岗位覆盖模型量化部署、多模态算法等方向,实习生日薪220-400元,反映人才争夺激烈[13] 端到端自动驾驶课程体系 - 课程设计直击学习痛点:通过Just-in-Time Learning理念快速入门,构建领域框架,结合RLHF微调等实战环节[17][18][19] - 知识体系覆盖:端到端发展史(模块化到VLA范式)、BEV感知/扩散模型/VLM等关键技术、二段式PLUTO/CarPlanner等经典算法[23][24][26] - 教学安排:8月15日开课,分5章三个月完成,配套VIP答疑与代码实战,目标培养具备1年经验的端到端算法工程师[2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