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中国终止运营,办公室大门紧闭,账号信息将彻底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0 16:05
火狐中国停运事件核心分析 公司运营状况 - 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运营主体)将于9月29日正式终止运营,原火狐中国官网停止产品下载及账号服务[1] - 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达3600万元,2024年员工社保参保人数从2016年的30人锐减至16人[6] - 办公地点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物业证实员工已很少到岗[2][5] 用户数据影响 - 中国区"火狐通行证"账号数据将于9月29日后彻底删除,涉及十年以上用户积累的收藏夹、插件、密码等关键数据[1][7] - 中国区账户与国际版Firefox账号体系完全隔离,数据无法互通迁移[7] - 尽管提供数据备份指南,但操作流程过于技术化导致用户流失[7] 市场份额变化 - 火狐全球市场份额从2008年30%峰值跌至2024年不足3%,排名第四[14] - 中国区长期存在"特供版"问题,广告植入过多导致用户体验割裂[11][12] - 用户转向Chrome、Edge等竞品的趋势明显[12][13] 法律纠纷与产品调整 - 2017-2018年因广告拦截插件被多家视频平台起诉,累计判赔超100万元[11] - 2022年起中国版下架uBlock Origin等主流广告拦截插件[11] - 本地化运营策略导致产品定位模糊,既失去技术用户又难以吸引普通用户[12] 行业竞争格局 - 浏览器市场呈现谷歌Chrome、苹果Safari、微软Edge三强格局[14] - Mozilla坚持"小而美"定位但面临持续用户流失压力[14] - 中国区后续运营模式未明确,可能由母公司直管或寻找新合作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