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对比 - 中原银行由河南省内除郑州外16个地级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立,属于省级城商行,行政级别为厅局级 [1] - 郑州银行前身为1996年组建的郑州合作银行,属于市级城商行,行政级别可能为处级 [1] 资本市场 - 郑州银行于2015年在香港上市(6196.HK),2018年在深交所上市(002936.SZ),实现"A+H"两地上市 [2] - 中原银行于2017年在香港上市(1216.HK),目前尚未在A股上市 [3] 区域分布 - 中原银行成立时即实现河南省内分支机构全覆盖 [4] - 郑州银行起家于郑州市,目前尚未覆盖三门峡和焦作两市 [4] 子公司情况 - 中原银行拥有2家金融租赁子公司和13家村镇银行,以及1家消费金融公司 [5][6] - 郑州银行拥有1家金融租赁子公司和7家村镇银行,无消费金融子公司 [5][6] 人员情况 - 2024年末中原银行员工总数20,987人,其中银行本部18,296人 [7] - 2024年末郑州银行员工总数6,180人,其中银行本部5,623人,硕士以上1,360人 [7] - 中原银行员工规模是郑州银行的3.4倍 [8] 主要财务指标(2024年) - 中原银行总资产13,647.29亿元,是郑州银行(6,763.65亿元)的2倍 [10] - 中原银行营业收入260.19亿元,归母净利润34.46亿元,均为郑州银行的2倍左右 [10] - 郑州银行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57.32%)高于中原银行(52.35%) [10] - 郑州银行净息差1.72%高于中原银行的1.61% [10] -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79%低于中原银行的2.02% [10][11] - 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182.99%高于中原银行的155.03% [10][11] 长周期规模指标 - 近十年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始终高于郑州银行,主要通过合并实现增长 [12] - 2022年中原银行合并3家银行后总资产达1.33万亿元,郑州银行同期为5,915.14亿元 [12] - 2023-2024年中原银行总资产增速(1.49%、1.39%)低于郑州银行(6.63%、7.24%) [12] 收入与利润 - 两家银行营业收入均高度依赖利息净收入,占比超过80% [18] - 近十年净息差持续下降,中原银行从2015年3.95%降至2024年1.61% [20] - 郑州银行2019年前净利润高于中原银行,2020年后被反超 [16] - 2022年后郑州银行连续三年净利润负增长,与中原银行差距扩大 [16] 资产质量 - 两家银行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 [11] - 逾期贷款率显著高于不良率,2024年末中原银行4.09%、郑州银行5.04% [29] - 拨备覆盖率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约190%) [25] - 郑州银行资产质量略优于中原银行 [11][26] 经营效率 - 中原银行人均效益不及郑州银行 [11] - 2024年中原银行业务及管理费99.10亿元,是郑州银行的2.66倍 [28] - 中原银行成本收入比大幅高于郑州银行 [31]
中原银行VS郑州银行:河南两大城商行的PK
数说者·2025-07-31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