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些芯片设备,销量持续攀升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7-31 09:20

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 - 全球WFE收入2024年预计达1400亿美元,2030年将增长至1850亿美元(2024-2030年CAGR 4.8%)[2] - 收入结构:设备出货量占比82%,服务与支持占比18%[2] - 技术领域主导:图案化设备(2024年)、沉积设备、蚀刻/清洗设备、计量/检测设备等[2] - 资本支出方向:先进逻辑设备、DRAM、NAND主导2024-2030年投资,传统逻辑和专用设备进入消化阶段[2] 地域分布与供应链 - WFE收入地域来源:2024年1150亿美元出货量主要来自美国公司,其次为EMEA、日本、大中华区[5] - 制造地域集中:EMEA、日本、东南亚、美国为主要生产地[6] - 客户地域分布:大中华区芯片制造商贡献最大收入,其次为韩国、中国台湾、美国[6] - 供应链特点:顶级供应商通过子系统控制和库存管理保持领先,导致WFE与子系统市场趋势脱节[6] 技术创新驱动因素 - 逻辑设备架构演进:FinFET→GAA→带PDN的GAA→CFET[8] - 存储技术变革:EUV光刻2D DRAM、4F2架构、NAND超晶格层增加及多堆栈转型[8] - 材料与封装创新:非硅材料应用、先进封装方案激增、光掩模行业突破[8] - 设备供应商角色:提供完整工艺解决方案,需协调上下游需求,目标实现多功能集成[8] 半导体后端设备增长 - 核心增长领域:芯片键合机、倒装芯片键合机、引线键合、晶圆减薄/切割、计量/检测设备[12] - 高速增长技术:TCB和混合键合技术(因先进封装/HBM需求)[12] - 下游应用驱动:汽车电子、消费设备、AI/HPC推动设备需求[12][17] - 技术升级:激光/等离子切割提升精度,超薄研磨/CMP改善晶圆均匀性,混合键合实现超高密度堆叠[17] 供应链转型与竞争格局 - 主要供应商:K&S、Besi、ASMPT、DISCO、Hanmi加速地域多元化[15] - 代工厂/IDM布局:台积电、英特尔、三星重点投入混合键合技术[15] - OSAT厂商策略:日月光、安靠、长电科技等拓展倒装芯片/先进封装能力,强化技术合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