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Science两连发:David Baker团队中国博后利用AI“驯服”无序蛋白,攻克“不可成药”靶点
生物世界·2025-07-31 12:1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内在无序蛋白 (IDP) 以及具有 内在无序区域 (IDPR) 的蛋白在自然界中十分丰富,约占人类蛋白质组的 60%。它们不像其他蛋白质那样折叠成稳定的形 状,而是缺乏单一的明确结构, 这种结构的高度灵活性使得它们能够 适应不同的配体和条件。 这些蛋白驱动着关键的细胞信号转导、应激反应以及多种疾病进展,因此,针对 IDP 或者 IDPR 设计 特异性结合剂,对于临床诊断、药物研发以及科学研究具有 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其结构千变万化的特点,导致难以研究,也难以开发靶向药物,因此它们也被认为是" 不可成药 " ( undruggable ) 靶点 。 而现在, 这些 " 不可成药 "靶点不再难成药! 人工智能 (AI) 驯服了 内在无序蛋白/区域 ( IDP/IDR ) ,成功解锁治疗靶点。 诺贝尔奖得主、蛋白质设计先驱 David Baker 教授及团队博士后 吴可嘉 、 刘彩璇 ,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 利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 ( Generative AI ) 设计并生 成能够精准结合 内在无序蛋白/区域 ( IDP/IDR ) 的 结合蛋白,精度达到原子级别,从而 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