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为王:一级市场的核心信仰 - 一级市场的共同信仰是"退出为王",退出能力代表专业水平,退出业绩体现资源网络 [1] - 2023年孙正义推动Arm上市后,软银愿景基金1期LP获得经济回报,缓解了此前63亿美元累计亏损的困境 [1] - Chime案例显示估值从250亿美元跌至116亿美元,凸显退出时机对投资回报的关键影响 [2] EQT的退出策略创新 - 2025年上半年EQT完成151亿美元退出,同比翻倍并超去年全年总额,主要依赖并购而非IPO(仅占20%)[2][4][5] - 核心交易包括:诺德安达教育集团(143亿美元估值,套现54亿美元)、Karo Healthcare(30亿美元)、Acumatica(20亿美元)[4][5] - 诺德安达交易通过"内部IPO"模式完成,由EQT组织LP财团接盘,实现控股方、裁判与买家的三重角色合一 [6][7][8] 非传统退出路径的实践 - EQT设计"非公开股票拍卖",限定1100名LP参与,投行主导估值谈判,解决IPO市场失灵问题 [7][8] - Karo Healthcare因上市窗口关闭转向并购退出,最终以30亿美元成交,但市场环境导致交易难度显著增加 [9][10] - 2025年Q2美国并购交易量跌至10900笔,创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除2022年疫情期),反映市场流动性萎缩 [10] 行业变革与领导层调整 - EQT更换CEO,由私募业务负责人佩尔·弗兰岑接任,其管理资产规模达1130亿欧元,同期启动1040亿美元新募资计划 [12] - 行业现状表明传统工具已难以应对复杂环境,Figma等百亿美元级IPO案例成为少数能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信号 [12][13] 并购市场的结构性挑战 - EQT的并购退出依赖LP圈层资源,普通机构难以复制,凸显头部玩家的资源优势 [8][12] - 政治因素(如特朗普政策)与债务市场波动直接抑制并购活动,加剧退出难度 [10] - 教育、消费医疗、SaaS成为并购活跃领域,但估值谈判压力显著上升 [4][9][10]
今年退出之王诞生,半年搞定1000亿
投中网·2025-07-31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