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放大招!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证券时报·2025-07-31 18:12

发展目标 - 深圳提出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构建包括研发中心、智造中心、示范验证中心和解决方案供给中心的完整生态体系 [1][2][3] - 到2026年形成"1+5+4"研发测试布局(1个大科学装置+5个试验区+4个测试场),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 [4] - 计划建成10个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园区,实现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5] 基础设施规划 - 低空起降设施:2026年前新建174个eVTOL起降场(总数达283个)、339个社区配送起降点(总数413个)、340+城市治理无人机起降点(总数360个) [7][8] -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5G-A通感一体通信网络、导航监视网及气象监测网 [9] - 创新基础设施: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融合布局 [10] 应用场景 - 2026年目标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实现直升机/eVTOL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50%建成区 [6] - 构建"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快送网络,服务覆盖70%全市人口 [6] - 重点发展警务、医疗、救援等城市治理领域无人机应用 [8] 产业基础 - 深圳拥有170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包括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头部企业 [15] - 2025年上半年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38%) [13] - 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的集群格局,风险投资活跃助推中小企业孵化 [15] 发展优势 - 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政策响应速度快,产业链与市场环境协同效应显著 [14] - 覆盖研发-制造-应用全生命周期,基础设施网络降低企业市场化门槛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