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聚焦"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供求两端,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提振消费、激活市场 [1] - 政策目标为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对冲外需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 [2] - 财政贴息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3] 政策具体措施 - 个人消费需求端:针对购车、家电焕新、文旅消费等大额支出,鼓励银行合理设置贷款额度与期限,通过财政贴息将实际利率压降至3%以下 [3] - 服务业经营主体供给端:对餐饮、家政、托育等服务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按贷款期限给予1-2个百分点的贴息 [3] - 金融机构需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明确贴息后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居民获取信贷的门槛 [4] 政策实施与监管 - 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4] -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控,严格审核贷款用途,确保贷款真正用于个人消费或服务业经营,配合财政、监管部门做好贴息资金的核查 [4] - 建议关注具体消费场景,依照消费场景类别做好细则制定,强化资金监管,为有资金需求的居民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滴灌" [4] 金融机构响应与举措 - 多家金融机构细化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路线图",通过"信贷支持+场景优惠+绿色激励"的组合拳,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 [6] - 马上消费金融推出"消费升级贷"、"安逸生活贷"、"绿色消费贷"等专门针对消费升级的零售金融产品 [6] - 近一个月,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密集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6]
金融领域,“国补”来了
财联社·2025-08-01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