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反内卷"政策特点 - 2025年中央财经委会议更聚焦地方政府行为规范,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等具体举措,将"五统一、一破除"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强化中央对地方监管并新增对外开放表述[2][11][12] - 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相比,本轮内卷主因地方政府深度参与,表现为打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项目等,而2015年产能过剩源于上游过度投资与房地产下行[13][18] - 涉及行业中电气机械2021-2024年营收与固定资产增速均优于2017-2020年,汽车行业地域分布剧变,传统产区产量下降而新能源产区增长显著[3][23] 地方政府陷入"内卷"的驱动因素 - 房地产下行压力显著:2021-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跌39.7%,开发投资跌27.3%,16省跌幅超平均水平,迫使地方转向非地产工业[4][29][34] - 土地财政退坡: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8.7万亿元峰值后,2024年降至4.9万亿元(降44.1%),地方依赖制造业(税收占比32%)和批发零售业(14%)扩大税源[37][42] - 中央转移支付争夺:2022-2023年新能源领域中央补贴达3579亿元,16省制造业投资平均增速超10%,前五省超20%[45][53] 地方政府"内卷"具体表现 - 产业规划高度重合:19个行业出现在20省以上"十四五"规划,医药生物(29省)、新材料(27省)、新能源(25省)最集中[57][60] - 政策优惠比拼:2023年全国制造业综合税负17.4%,但各省区间达9.7%-30.1%,反映优惠标准不一,手段包括土地租金减免、税收返还等[67][70] - 重复建设后果:2020-2024年电气机械投资年均增21.1%,部分省规模达2019年3-4倍;汽车前十大集团产量占比从90.4%降至84.9%[72] 中央治理方向 - 短期措施:清理违规招商政策,严禁非普惠性优惠,建立规范招商模式[7][79] - 长期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与政绩观,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推动要素全国流动[79][93]
热点思考 | 反内卷:为何需关注地方政府?(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2025-08-01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