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行业发展趋势 - 折叠屏赛道进入"百花齐放"时代,主流厂商聚焦"更轻、更薄、更大"目标,竞争体现在"0 1mm"级技术突破[2] - 2025年起行业进入折叠屏2 0时代,旗舰机型平均重量降至230g,平均厚度低于9mm[2] - 三星Galaxy Z Fold7以215克重量和8 9mm折叠厚度成为技术标杆,完成系列最大升级[2] 三星Galaxy Z Fold7技术突破 - 铰链结构优化:重新设计水滴铰链,140+零部件高密度堆叠,轴承部分厚度减少23%,支撑部分减少39%,实现"无折痕"观感[7] - 材料创新:采用钛合金箔作为内屏应力分散骨架,通过20万次折叠测试和-20°C~60°C温差测试,抗冲击能力显著增强[9][10] - 影像系统突破:首次搭载2亿像素主摄,模组体积减小18%,实现轻薄机身与大底影像共存,支持AI变焦和全链路HDR优化[11][13] 三星Galaxy Z Flip7产品升级 - 外屏交互革新:4 1英寸直角窄边框外屏支持2600尼特亮度和120Hz刷新率,新增实时窗和AI习惯学习功能[15][16] - Vlog创作能力:5000万像素主摄支持10-bit HDR视频(10 7亿色),外屏自拍支持专业级拍摄模式和AI动态变焦[17][19] - AI场景优化:通过光线参数计算平衡夜景人像曝光,避免传统过暗/过曝问题[19] 折叠屏AI生态构建 - 多模态AI生产力:Bixby语音助手实现音乐生成、思维导图整理、"语聊视界"等场景化功能[21] - 跨应用协同:支持悬浮窗攻略、照片路人移除、音频降噪等功能,实现多任务无缝衔接[21][23] - 行业竞争逻辑转变:从硬件参数转向体验平衡,三星通过全产业链掌控力建立"一超多强"格局[24] 行业技术里程碑 - 推翻"不可能三角":首次实现便携性、轻薄机身与大屏体验三重统一,标志折叠屏从尝鲜设备转向成熟主力机[25] - 产业链门槛提升:关键部件公差控制达±5μm,屏幕结构创新打破"薄即脆"刻板印象[7][9] - 技术统治力体现:三星成为唯一掌握材料、部件、屏幕、整机全链条的厂商,量产稳定性领先行业[24]
折叠屏拐点,始于「0.1mm」的战争
36氪·2025-08-01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