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被冷落,股市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雪球·2025-08-02 09:53
大类资产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大类资产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及存款,资金总量不变时存在竞争关系[5][6] - 过去20年房地产吸收资金最多,巅峰总市值达450万亿元,与城市化、基建及产业链集群发展相关[7] - 房地产与债务相伴形成长牛,但资金过度流入楼市导致股市估值中枢从18倍降至12倍[8][18][19] 楼市估值与均值回归 - 以租金回报率倒数衡量估值,北京楼市估值从2000年12.5倍升至当前50倍,深圳达62.5倍[12][14][16] - 沪深300估值中枢下移与楼市形成镜像,反映资金虹吸效应,均值回归力量将驱动股市估值上移[18][20][21] - 美国历史显示此类大周期回归需5-10年,未来股市或复制美股2008年后依靠业绩持续上涨的路径[33][34][35] 政策导向与资产角色切换 - 政治局会议对楼市表述精简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释放脱虚向实信号,淡化金融属性[25][26] - 资本市场表述升级为"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政策意图推动股市成为新财富蓄水池[27][29] - 土地生产力释放与科技竞争需求倒逼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慢牛是政策首选[30][37] 股市长期价值逻辑 - 沪深300股息率3%已具吸引力,价值投资者将逐步转向股市[38][39] - 经济转型期需股市先行走强以支撑科技创新,与楼市历史角色形成对调[41] - 投资者需区分长期趋势与短期操作,避免因思维固化错失资产轮动机会[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