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企业竞争本质是不同价值网之间的较量,而非单一产品或技术竞争 [1] - 颠覆性创新源于"原生技术"与"原生市场"的有效组合,成功率可达37%,远高于创业平均成功率10% [1][33] - 创新三阶法框架:先建模型→再找单点→最后刷理念,顺序不可颠倒 [2][25] 建模方法论 - 认知即建模:通过感性感知或理性逻辑构建世界理解框架 [7][21] - 创新本质是模型变革,需从底层逻辑结构(二楼)而非要素重组(一楼)突破 [9][10][12][13] - 极简建模两步法:①筛选2-7个核心关键词 ②构建关键词间二维结构关系 [15][16] - 有效建模能预判趋势演化方向,需避免简单象限图分类,强调结构提炼 [17][19][20] 单点突破策略 - 最小破局点选择标准:产品最小识别单元/边缘场景/边缘人群/被忽略需求 [28] - 第二曲线本质是进入新价值网(破坏性技术×边缘市场组合),非简单产品多元化 [30][31] - 边缘市场成功率37%远超主流市场6%,因结构未固化带来非连续突破机会 [33] 理念跃迁维度 - 三阶认知跃迁:从感性归纳→理性演绎→意识频率跃迁,属质变非量变 [35][36][37] - 使命驱动是商业高阶形态,源于内在神圣理念而非外部目标设定 [39][40][41] - 理念刷新可扩大认知边界,重构战略/组织/增长等商业底层逻辑 [43][44][45] 竞争重构路径 - 颠覆旧秩序路径:边缘技术性能超越→服务大众市场→新兴价值网主流化 [59][60] - 错位竞争核心:独立小机构验证创新,规避组织依赖魔咒 [63] - 价值网战争决胜关键:破坏性创新+供给侧持续升级 [58][59]
李善友教授新课笔记公开:破解增长困局,颠覆竞争认知
混沌学园·2025-08-02 12:40